在上个月的北极圈论坛大会(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和对北极感兴趣的民间社会团体组成的协会)上,中国日益增加的存在感表明了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形势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并且气候变化的加速和环极地海冰的融化正在加剧这种变化。

如果有人稍微思考一下,那么就会知道,北极地区是八个可以直接进入该地区的北极国家的首要关注点。它是西方的当务之急,也是其他地方关注的焦点,而东方被自然阻碍排除在外。在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时,首次深入了北极对话。然后在2016年,中国宣布了“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这是“一带一路”计划中的一个战略要素。中国正在利用这一战略维系其经济实力,从亚洲到欧洲的公路、火车和航运系统的发展是为了适应中国生产和贸易的扩张。2018年,中国还发布了一份北极政策白皮书,阐明了中国在该地区的作用,其中还详细说明了具体行动。

新技术、气候现实和国家愿望使北极地区独特的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所用。它们的经济价值也因其他地区的资源耗竭而增加。根据2017年的一项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估计,该地区每年在食品、矿物开采、石油生产、旅游、狩猎、现有价值和气候调节方面的价值约为2810亿美元(约合1.9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对区域环境、当地社区和经济发展机遇都产生了影响。它使北极地区成为中国产生兴趣并且要进行投资的必然之地。北方航道的开通将使联系更加直接,利用财政优势通过环绕欧洲以及增加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北大西洋的通道来缩短时间和空间。

中国白皮书列出了一系列最高目标。它承认现有的国家主张和国际协定,继续在勘探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项目投资,并致力于有关具体目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方面的双边合作条约。其基调是负责任的,并且提倡相互协作,大自然和原住民的权利得到严肃肯定,并且还能够确保这些互动的和平性与和谐感。它似乎是进步的、合理的、不可避免的。

在雷克雅未克举行的北极圈论坛大会上,在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上,在专题研讨会和专题演讲中,以及在雷克雅未克的会议中心哈帕举办的一场由中国人主办的活动上,中国高级官员和管理人员都充分展现了这种信心。大会提供鸡尾酒、点心、音乐和舞蹈表演。这表明中国站到了这一舞台的中央。即使是有些愤世嫉俗的人也不得不承认。

在场的有阿拉斯加州参议员Lisa Murkowski、一位来自美国保守派智囊团遗产基金会的成员以及一位拿着一张名片的年轻人,他宣称自己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有关北极问题的特别顾问”,而特朗普正在参加一个基础设施投资研讨会,除此之外,美国明显是缺席了。俄罗斯人也参会了,由Sergey Kisiyak作为代表,他也是俄罗斯联邦参议员,最近成为俄罗斯驻华盛顿特区大使。

在我看来,中国的说法似乎是明目张胆的先发制人。他们的存在和影响违背了过去一直以来的确定性,但就算仅仅是作为观察员存在,他们的地位也几乎已经扩大到拥有充分和平等的权利。

此外,白皮书表达的政策和立场,除了对勘探、环境保护和文化理解的“甜言蜜语”和承诺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利用北极资源的关键章节,涉及到几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一、北极航道的发展:要求享有使用权和航行自由,在建立安全和后勤保障、建设基础设施和运营北极航道方面发挥作用。

二、 石油、天然气、矿产和其他非生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要求通过合作和协议的形式参与这些资源的开发以及参与和交流低碳技术、风能和地热技术等清洁能源的研究。

三、渔业和其他生物资源的养护和利用:要求在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地保护环境并且遵守国际协定的前提下,进入未来的新渔场;研究和保护海洋基因资源,公平地分享和利用开发带来的益处。

倒数第二个承诺是遵守“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换句话说,北极餐桌上有一个已经安排好的座位,无论你喜欢与否。

对北极地区自然财富的强烈兴趣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尽管北极圈以前的所有会议主要都是关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性、原住民社区和传统文化,但是它都是会议中的潜台词。有趣的是,现在有一位“傲慢而强健”的新玩家加入,他拥有同样的兴趣、先进的技术、更多的资本、专制的决策和坚定的决心。虽然这一切听起来很文雅,但这却明显是一种对权力的公开宣称,纯粹而简单。

 

作者简介:Peter Neill是世界海洋观测台的创始人和总监,也是《曾经和未来的海洋:走向一个新的水利社会》的作者。

注:该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翻译:李欣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