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格陵兰岛日益扩大的参与带来了风险和机遇。

正如中国政府在20181月发布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所概述的那样,中国在北极地区不断扩大的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发展资源开采合资企业,进行包括化石燃料和原材料在内的资源开采。俄罗斯在中国的北极资源外交领域一直受到最大的关注,中国支持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但同时格陵兰也正在成为北京新提出的“冰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由于区域气候变化,格陵兰的冰盖持续减少。《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月发表的一篇论文得出结论:自本世纪初开始,格陵兰岛上的冰盖减少显著加速。格陵兰越来越多的沿海地区向潜在的采矿项目开放。这座岛屿被视为新兴的基本金属和贵金属,以及宝石、铀和稀土元素的来源。鉴于中国对这些资源的持续需求,中国企业在格陵兰岛也越发引人注目。目前,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总量的90%以上,但考虑到潜在的稀土供应,格陵兰有可能成为稀土开采的另一个主要中心。

格陵兰一直在寻求经济多元化,以摆脱对海产品和丹麦每年向格陵兰政府提供的补贴的依赖,中国的投资的确为格陵兰提供了经济机会。但是,中国在该岛不断扩大的经济外交也引发了相当大的政治影响,令哥本哈根和在图勒拥有空军基地的美国日益感到不安。

迄今为止,中国在格陵兰最引人注目的矿业合作项目是位于格陵兰南部的Kvanefjeld项目,即一个计划中的铀和稀土(钕、镝和钇等)矿,由澳大利亚的格陵兰矿业公司与从事稀土开采的中国盛和资源公司合作负责。2016年,双方达成协议,给予中国公司12.5%的项目股权。去年8月,格陵兰矿业公司与盛和资源公司签订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盛和资源公司将带头加工和销售从Kvanefjeld矿场提取的材料。

今年1月,盛和资源公司采取了进一步措施,开始采矿作业。盛和资源公司宣布将与另一家中国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作,改进从Kvanefjeld的铀和钍矿床中分离稀土的程序。该合作伙伴关系将设立一个单独的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盛矿业公司,该公司可能会被授权将稀土、铀和钍运到中国进行必要的加工。格陵兰政府的主要反对党Inuit Ataqatigiit对新协议的细节、提取铀和钍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中国将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这一进程提出了质疑。

格陵兰大型采矿项目的开采许可问题通常需要好几年才能解决,更不用说在作业之前和作业期间可能遇到的许多其他技术和后勤障碍。尽管存在这些障碍,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北极进一步的气候变化、格陵兰的国内政治以及格陵兰与丹麦和美国等国不断发展的国际关系,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在该岛的矿业投资。

2013年,格陵兰议会取消了长期以来对铀开采的“零容忍”政策,为开采稀土和铀扫清了道路(Kvanefjeld矿场同时拥有这两种矿产),在格陵兰开采铀矿首次成为可能。然而,这一决定在哥本哈根和努克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最终在2016年初得到解决,使Kvanefjeld项目得以推进。争端的核心是丹麦和格陵兰之间的政治关系,因为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但也有实质性的政治自治权利。2009年的《自治法案》明确规定了格陵兰政府的权力,包括对经济事务的权力,同时丹麦仍然可以监督格陵兰的国防和外交事务。

格陵兰的采矿问题,尤其是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已经引发了对什么是安全问题、什么不构成安全问题,以及中国在格陵兰的经济利益是否可能在格陵兰未来独立中发挥作用的讨论。丹麦把格陵兰经济问题“安全化”的另一个例子是,去年围绕中国可能投资格陵兰机场扩建项目的争议和政治抗议,也促使哥本哈根方面进行干预,阻挠中国的投标。

除了Kvanefjeld项目,一家中国公司还与澳大利亚的Ironbark公司合作,在格陵兰岛最北部的Citronen峡湾开发一个锌矿项目。一家香港公司目前拥有Isua铁矿的开采权。在化石燃料领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两家中国能源企业表示有兴趣竞标将于2021年开放勘探的格陵兰西部的陆上油气区块。

丹麦国际研究所的最新政策简报中解释说,格陵兰在中国的北极经济利益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扩大,这不仅应促使格陵兰和丹麦政府加强审查,还应促使两国政府讨论哪种类型的外国投资适用2009年自治协议的哪些条款。气候变化已使格陵兰成为外国矿业利益集团的一个新兴对象,而中国企业几乎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就将自己置身于可能发生的格陵兰采掘业革命的前沿。Kvanefjeld项目可能是中国在格陵兰经济存在的最明显的例子,但远非唯一的例子。问题在于,中国在格陵兰的矿业投资可能会怎样影响到围绕格陵兰未来的政治和安全辩论。

 

作者简介:

Marc Lanteigne是挪威的北极大学——特罗姆瑟大学的政治学副教授,也是致力于北极政治事务的新闻博客——Over the Circle的编辑。Mingming Shi是《Icelandic Times》杂志的项目管理人员,也是冰岛雷克雅未克大学西北欧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翻译:朱刚毅

   阅读原文